|
每个家长朋友都遇到孩子任性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因为家长工作比较忙,在出现这些情况时都是得过且过,基本以满足孩子的要求而结束。大多数孩子都会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学会控制自己,而部分孩子则变本加厉,提出很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立刻满足则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行为,如哭闹、打人、破坏行为等,长此以往可能出现难以控制的习惯性恶习,或反社会行为。 1 Z# F3 j4 H; Y# M+ f
$ M2 c- L, [' \8 ^8 {/ _: ]: |
因此,对这些问题,既不能事事过分认真,也不能放任孩子,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办法,使孩子的异常行为得到纠正。8 e% H( G$ Y0 K G/ V
; d$ Z( `# w+ p3 S! O0 X- G
提示在先% a1 o# ~. o; {" Z p+ |
* f* W; b7 h/ a6 R
任何儿童的行为都可以找到一些基本的规律,多数异常情况都发生在有特殊需求时。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任性的发作。如孩子上街总是哭闹着让父母抱,可在出去之前就与孩子说好:“今天上街不要妈妈抱,你自己走,实在累了,可以休息一会儿再走,不然就不再带你出去了。”再有就是想父母给他买各种玩具或食物,一般先说好买什么东西,而不是孩子要什么就随便买什么,最好根据实际和需要根据孩子的愿望买合适的东西,而不是完全满足其欲望,要让孩子懂得克制自己。) z# ^7 J6 r& E9 ~) z1 |
2 }0 j+ `9 M" ^ 冷处理
: B5 b. \% S" \7 u& t" S. P
8 }2 a2 m" x, o6 B' D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可以采取躲避的方法,暂时离开他。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做出让步。这种“冷处理”的方法往往比较有效。4 b6 l, B8 m5 l9 A3 S1 ?$ x* R2 b
0 ?4 h# k% Y1 u7 x# W
转移注意力/ d" I9 ]2 I+ r8 M0 b
O, n! t! V k) }7 s* m0 |
这种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其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0 m% m3 N; B, H5 u( B7 S8 u
# @: @& y* O& ]7 }! ?' M6 J
激将法
, k) O+ s( @9 O. d2 Z3 D+ R2 M- [, h5 T3 J( J3 i: r& P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可以将其行为与其他表现好的孩子做比较。0 |1 Y" L1 l; r6 u9 f' K' m
4 [4 ]& C" Q: q) V: }7 F 适当惩罚和奖励
6 I$ }* j: V6 p4 f- [
9 q; b% e0 M) W3 {0 l3 z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好好吃饭,父母不用多费唇舌,过了吃饭时间就把食物全部收走。不用担心饿坏孩子,一顿两顿不吃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会有影响。在行为干预过程中,对孩子表现比较好的方面,进行适当的奖励,如拥抱、口头表扬、物质奖励等,但需要注意的是物质奖励不要过多、过大,否则很快就会失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