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钓法,双钩悬坠钓法使用灵敏的竖立浮漂钩饵轻触底或离底施钓,想必都会遇到出现信号空杆的经历,大部分钓友都会认为是小杂鱼闹窝,无法正常吞饵造成的原因,故此也就不会太在意这些频频出现的空杆现象,今天我凭借个人实战的总结,诠释一下这个再平常不过的现象原因。
5 I1 o6 @, V0 K6 k% n下面就讲讲常规出现的空杆现象。
0 `( w, M5 D$ |2 L6 i' f. h1.过于灵敏:; D. p( B ^1 W2 ~3 h" I2 ]- |9 e
野外垂钓鲫鱼、鲤鱼之类的比较猾口的鱼时,双饵在水底的状况是单购轻触底,单购离底时,鱼儿因为对饵料警觉,迅速吞饵又迅速吐饵这个过程,因为竖漂在水中的浮力会出现惯性,当鱼儿吞饵时,浮漂会出现下顿,但这个下顿的间隙,会因为水的浮力出现拉力,故此会加速鱼儿吐饵的速度,虽然这个时间只能是零点几秒,但这就是出现空杆现象的时限,当钓者看到下顿讯号扬杆时,鱼儿已经吐饵。这种空杆的解决方式就是适当加重铅坠,使双钩在水底的状态变成双饵触底,因为双饵触底,此时会减小水体对浮漂下顿上浮的惯性,故此,鱼儿吞饵也会减小钩饵因为浮漂的缓冲而出现的拉力,轻松吞饵,此时出现的浮漂讯号才会更加精准。
2 M4 r- S: s4 n2.蹭线、水流、啄食铅坠太空豆:+ v8 O/ I, N- h. l, C7 x, w
当窝点聚集一定数量的鱼群时,因为鱼儿的游动,出现蹭线、水流,甚至因为鱼儿的好奇啄食铅坠和太空豆,都会出现浮漂信号,甚至标准的顿口,此时出现空杆,应当尽量选择把钩饵下在窝点边上,避开因为鱼群在水底的搅动而出现的乱信号。
3 N% S4 u# Q- \& M: E- c0 g2 y3.不容忽视的缺憾性原理问题:
0 q0 i9 U$ e( y+ `5 F以上这些基本上都能在垂钓教学及常规探索中可以查知,但还有一个更加直观的问题存在,这个往往是大家所忽略的问题。众所周知鱼钩的构造是一个u字型,故此,钩尖只能针对一个方向,但钩子落在水底,任何人都无法判定钩尖处于哪个方向,而且每一次落水都会改变。但鱼嘴就饵时会随着季节与气候的影响并不是每次都会张大张圆嘴巴,当鱼儿觅食欲望降低时,往往都是薇张嘴或半张嘴觅食,此时,鱼钩在鱼嘴的位置处于一个扁状体内,如果位置不深,钩尖处于扁状体的两端,此时出现就饵信号扬杆时,钩尖是不会刺到鱼唇的,空杆也就在所难免。
0 Y$ B) Z' P7 |2 n+ L# Z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这个钓法考虑,钓友们都知道,传统钓是躺钩死钓,台钓是立钩灵敏钓,传统钓钓的是死口,只有当鱼儿完全把饵料吞入嘴中开始抬头时才会出现讯号,故此传统钓一旦出现浮漂粒上浮,中鱼的概率非常高;而台钓,钓的是快口,当鱼儿倒立就饵或平行就饵的第一口吞入钩饵时就会出现讯号,故此二者是一种截然不同的钓法,当台钓出现因为鱼口滑、轻时,可以适当改变这个悬坠的定律,吧这些因为鱼口的问题讯号变弱,改成跟传统钓相仿的送漂讯号,这样就大大增加上鱼概率,方法很简单,只要加重铅坠,把原先的悬坠改为轻触水底或躺与水底,这样只有当鱼儿完全把钩饵吞入口中开始抬头时才会出现浮漂上升的讯号。
+ b+ m, _- Q) V3 U8 c5 h$ E!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