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应用化学》迎来创刊125周年
诸平

2013年3月12日,德国《应用化学》( Angewandte Chemie)在柏林召开庆祝该刊创刊125周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化学家近1500人到会表示祝贺。德国《应用化学》创刊于1887年,是德国化学会创办的第一份主要针对德国工业化学家群体的技术性杂志,创刊125年来,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备受分子科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敬重的期刊之一,其影响因子从2010年12.73上升到2011年13.455. 纪念《应用化学》创刊125周年大会在极具特色的音乐声中开始,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 Zewail)教授说,今天我们庆祝一个伟大的事件——《应用化学》创刊125周年;同时有十多位世界著名的化学家出席。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的化学家 George M. Whitesides,特别称赞《应用化学》杂志的资深编辑 Peter Gölitz说道,“伟大的杂志是伟大编辑的反映(A great journal is the reflection of a great editor)”。 Peter Gölitz自1982年以来就一直担任《应用化学》杂志的主编,在推进《应用化学》杂志由主要发表德国研究成果转向报道世界各地重要的化学发现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艾哈迈德·泽维尔也承认《应用化学》杂志的完全转变, Peter Gölitz主编功不可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化学生物学家 Carolyn R. Bertozzi,谈到自己对于《应用化学》的认识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她当时还是一名研究生,《应用化学》就已经是一种专业出版物,但让人首先想到是其作为欧洲作者发表研究成果的期刊。到1996年她开始独立工作之后,《应用化学》已经今非昔比,不仅是欧洲作者发表论文的期刊,也是美国化学家发表论文、交流学术思想的一个平台。 Peter Gölitz接手掌舵《应用化学》杂志主编时刚满30岁,是一位留美完成博士后研究,刚刚回到德国的“海归派”一份子。他告诉 C&EN,他担任主编的目标就是吸引全世界最好的化学家,在《应用化学》杂志来发表研究成果。在他的办公室,他挂了一幅北美大地图,用于标记收到稿件的来源地,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陆续有美国和加拿大的作者向《应用化学》投稿。但是在 Peter Gölitz看来,尚有许多空白点有待开发。他确信科学出版应该是国际性的和无国界的,欧洲人应该在美国期刊发表论文,同样美国人也应该在欧洲期刊上发表论文,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种学术交流的失衡局面今天已经大有改观,不仅美国人在欧洲期刊发表论文,而且亚洲也成为欧洲期刊的主要稿件来源地。 Dr. Peter Gölitz, Editor-in-Chief Angewandte Chemie, and Cover of the Symposium issue. 《应用化学》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就是在 Peter Gölitz任主编之前的1962年推出了《应用化学:英文版》,这一举动是在Wilhelm Foerst编辑的监管下完成的,也是《应用化学》杂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Wilhelm Foerst是一名纳粹党成员,他是在1933年执掌《应用化学》编辑大权,而且“没有阻止《应用化学》杂志为纳粹意识形态提供空间”, Peter Gölitz在该刊2013年1月份出版的纪念创刊125周年特刊发表的一篇历史回忆录中这样表述。《应用化学》编委会主任、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化学家 François Diederich对于纳粹时期《应用化学》的评价认为,像许多纳粹德国时期的其他出版物一样,《应用化学》不发表犹太科学家的文章,且加印了令人不爽的广告,并“充满了难以忍受的语言”。 1946年是《应用化学》发展史上唯一的未出刊的一年,是因为德国为了应对二战结束所致。这就是为什么1887年创刊的《应用化学》不在2012年来纪念创刊125周年而选择在2013年来纪念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