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9-18 08: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可耳可乐 于 2013-9-18 08:57 编辑
8 l( _9 G, X) j/ L" Y; {李清水 发表于 2013-9-14 22:58 
' t2 O; P) @' \) o所有有关从化经济发展的利好消息,若干年来要么是空穴来风,要么是雷声大雨点少
. _* u. _- V! W2 m$ R* q- n" D; W' C$ W/ h, |* Q
利好?不一定哦。。。。
5 X! `( M* h0 f. [$ u3 G3 j
" l) W' q' a6 r7 d2 _2013年09月18日08:10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 @1 N) B7 U6 K( r- Q, u' E* l% o
温泉之于从化,可谓“老天爷赏饭吃”。7 Z- x* H1 ]! e' {
+ @" h5 ?7 d e$ ]) s0 k0 [8 Q' K
然而,天赋异禀“有饭吃”,并不代表能“吃好”这口饭—从大的方面而言,从化经济总量位居广州全市十二区县末席;从小的层面,今年以来,在宏观政策影响下,政务团、商务团游客量骤减,当地温泉企业营收应声缩减。) ~8 p! f9 f, j1 g a5 h, f
. q% ?6 b' c# X+ V8 {# k 开发缺联动缺文化. \ U$ G, n0 h# O4 s3 r! H: V
\* A7 x8 \" ?( g
9月13日,在当地举行的“珍稀温泉 从化名片—2013从化旅游高峰论坛”期间,南方日报记者向多位温泉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和行业管理者求证。不约而同的是,没有人直接说出自己企业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数据,几乎都是躲躲闪闪地或大而化之地回答问题,比如“我们还可以的”“有些企业经营不理想,有些维持得不错。总的说来有升有降。”' {, }8 r0 G% T) o+ V- ?
5 `" V. E! D: y( w4 k9 ` 这,已经是一种间接回答,即实际情况的确不容乐观。其实,此前记者就已经在当地走访时获知,今年从化温泉经营单位的状况可以用“惨淡”来形容,业务同比下降20%左右是普遍现象,有些甚至超过40%……
/ U G! a; L- P3 r& ^ g4 U# [
9 G' C) E% ?7 \6 S5 H 向记者透露这些真实业态的当地行业观察者认为,从化温泉企业至此,宏观大环境只是原因之一,更主要的是在环境变化之下,深层次问题的显现。有专家就曾撰文指出,由于从化温泉资源开采权为数家半官方企业所垄断,产权分割不清晰,导致了过度和无序开采。从化温泉的开采量极限值为2500吨/天,但目前从化温泉风景区内温泉宾馆等旅游接待单位超过50家,每天通过机井抽取的温泉水量则达到了3700吨,长期超量开采已经引起浅层地下水及流溪河水反补给加剧,各开发井水温大幅度下降。“温泉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如果一直没有把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真正重视起来,一味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很可能会导致温泉资源严重消耗,甚至破坏资源。”) S: z w; X* a1 q& x, G8 D, l* o
, d* i+ v5 n2 k# ?% g- a2 ^ 另一方面,从化温泉仍欠缺深度的旅游联动开发,目前仅与周边屈指可数的旅游景点有合作,未能和各景区达成整体联动,没有形成多样化的旅游环线,在接待类型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影响旅游区的良性发展。更重要的是旅游区在产品开发的力度、广度和人性化程度方面都还不够,旅游产品基本属于温泉洗浴加歌舞娱乐形式,内容过于单调。对游客消费和再次多次消费的吸引力不足,用户粘度不高。% k- @5 V6 C; ? v
1 T$ y+ Y) ~/ Q
在论坛上,有参会专家还提出文化内涵的缺失,也是从化温泉极易受外部非主流因素影响的原因之一。“温泉旅游企业的数量和投资规模是越来越大,但带给消费者的选择却并没有因此而丰富起来。大多数温泉都将温泉养生作为特色来发展,温泉旅游区产品同质化、主题单一、缺少创新、温泉缺少文化内涵,让温泉游客第一次感觉新鲜,第二次来就觉得很闷。游客需求是一个永不休止的变量。人们不再满足于为泡温泉而去泡温泉,而是开始关注温泉旅游开发中文化因素的挖掘与表现。到目前为止,从化乃至广东地区还没有出现一个里程碑式的、真正意义上的主题温泉文化度假村,也没有一个像日本的下吕温泉、草津温泉等可以闻名世界的温泉。文化的滞后发展是温泉旅游产品同质化的根源,缺乏文化内涵的温泉旅游产品必定缺乏持久的竞争力,做出真正的文化才是温泉旅游做大、强的关键。”
$ h8 y. ~, R' o3 I' S
4 p' E5 s" }( m% p7 Y 未充分挖掘“世界珍稀温泉”潜力: w. \( N. n: `" L* S
4 ^, f6 P' x# A* k% Z5 R0 O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相对于经营状况的问题,“世界温泉之都”名号的旁落,更让从化人难以释怀。, v0 R8 @1 {+ m8 T. J T3 A
1 i* O: [ Y5 o& N. o8 ?% q2 J
2012年10月,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第65届年会暨国际科学大会在重庆举办。正是在这次大会上,由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颁发的首个“世界温泉之都”称号,授予给了重庆。一年半的时间,重庆就从“中国温泉之都”跃升为“世界温泉之都”,羡煞多少以温泉自傲的从化人。
6 N# q8 b. v6 W7 \
: l: a% }8 M9 r& [ 说起温泉开发的历史,重庆远远不如从化。早在明清时,从化温泉就已是游览胜地。明代御史邑人黎贯赋诗赞道:“卷却银河水,青山应更清;等闲寻陆羽,来此续《茶经》”。明崇祯七年(1634年)《从化县志》中有“汤泉”和“百丈飞泉”的记载,并将“百丈飞泉”列为从化县八泉之一。清朝从化知县孙绳称温泉为“枕漱”佳境,适于隐居休养。明清时期,温泉已闻名遐迩,外地名士常到温泉游览。
. U# M) w1 `" q% i- b' C2 G! k! v3 j8 p7 ?4 p# i" F: s' d! e
正因有丰富的温泉,从化诞生了著名的“天医”理念,民国时期,顺德梁培认为从化的温泉和清幽环境足以疗养某些疾病。他说:“病有药不能治,而需天医者,世多昧此。日居污浊空气中,病欲速效,医则旦暮更张,药则中西杂进,至有不死于病,而死于药者,良可慨叹。珠江颐养园倡建分园于此间,岂爱其清幽,宜于颐养,并取其环境适于治疗。凡属来居,谅同此见,而仍刻以相告者,异日触目,俾有恒心,以收王道之功而登上寿之城……”
7 Q0 f( ~4 L9 H& \9 L
& l( Q* X* M$ _- b: E. A3 c7 }* `( I 解放后,从化温泉曾接待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叶剑英等共和国开国元勋和50多位外国元首,成为名副其实的“岭南第一泉”。% C* L; P, E4 G: w2 |
V m4 o$ p5 W 那么,从2006年才开始“温泉开发梦”的重庆,赢在了哪里?据记者的调查综合发现,重庆短短几年时间从起步到登顶,高举高打的科学规划是关键。2006年,重庆市政府出台意见,提出力争3年时间,投资113.2亿元,建设东、西、南、北、中“五方十泉”;2007年,重庆市政府再次宣布,从2008年起,以“一小时经济圈”为核心,建成百个温泉,是为“一圈百泉”;2009年8月,又提出了建设“两翼多泉”规划。2011年,“五方十泉”基本建成,“一圈百泉”渐成气候,“两翼多泉”也开始起步……“中国温泉之都”、“世界温泉之都”接踵而至。0 K2 [3 L' f, f E0 N
4 S c' b8 d$ u1 I 中国温泉旅游协会专家委员王永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重庆温泉的发展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各种温泉的标杆型产品在重庆都有体现,不管是高端的度假村式温泉,还是大众化城中心的温泉,其口碑在全国业内都是出名的,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授牌“世界温泉之都”,实至名归。
) z" Z) W1 ~+ z- q4 ?$ n/ a2 o& _% i. B
1 P1 |. Q+ A6 E9 P1 g* [% i 百尺竿头不进则退,这是新历史时期的“明战”,从化不是没有机会,2009年,从化温泉凭借举世仅有两处而占其一的含氡苏打温泉,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颁发的“中国第一含氡苏打温泉”称号。2010年,世界温泉及气候养生联合会更因此授予从化温泉“世界珍稀温泉”的牌匾和证书。
! @) k' Z, \3 N s& P# N
) S$ W* b' C" @# }* p' B# ^; Q0 i 但是如论坛当天在场的温泉企业代表所言:“去年重庆被评为世界温泉之都之后,通过重庆持续的宣传,重庆温泉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反观从化,在获得"世界珍稀温泉"后,没有充分发掘出这一授牌的潜力,没有用好这一品牌蕴藏的价值。”
2 b" q4 Y/ `# J2 W* j; _ Y* {' S; A- \5 w2 G
南方日报记者 向杰
' c+ r7 B/ _5 F( c7 f8 {5 k5 `5 ?+ ^) U6 K% f" d
实习生 严春灏 陈瑜琦$ m6 n1 K( r* _) y; ^7 V- l
- R. B* i$ y0 e3 R# j. _ 缺乏经营策略
7 e. P3 u. Y3 D) }/ M8 Q$ O' S- _1 k, l6 q9 L% I1 L) @
论坛当天,围绕如何做大做强做精从化珍稀温泉,与会专家纷纷开出了自己的“药方”。
) _( F# c$ h; {2 C: w3 p Y; A# }" F/ j( ?0 K
广东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进茂认为,从化温泉应该有“伟大”的抱负,应当把建设成为“国际温泉旅游度假胜地”作为自己的目标,而且从化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从化旅游度假资源禀赋丰厚,区位优势明显,毗邻珠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多而密集,人均创造的价值已突破1.5万美金,2020年将超过南韩。从化的旅游度假设施已经达到国际标准,白云国际机场离从化不足一个小时车程,不缺星级酒店,包括超五星级的酒店,星罗棋布的农庄,足以容纳2000万至3000万游客到从化来休闲。! q( U9 ]5 q! L+ x' F6 m' [% w$ ]
$ |, q. M; G( F o. b3 [) F 李进茂建议,接下来从化需把着力点放在三个方面:一、以温泉为核心产品,“从增(从化增城)”新统筹规划建设和联合促销。从化市的推销、推广、建设、规划等不能只局限在从化。增城的白水寨和锦绣香江等都可以列入从化旅游发展的规划区域范围里。二、引进或创建国际会议。“南国冬都”、“从化温泉”的牌子之所以这么亮,实际上就是因为有很多领导人来从化。他们来从化休闲度假或办公,都能带来很多的经济效益。在国际会议上,当地政府不能光想着赚钱,反而要放钱出去“引凤筑巢”—国际会议就像一块擦布,能擦亮从化的品牌。三、推出旅游度假新产品。虽然从化的旅游产品已经很丰富了,但是在很多的欧美国家,很普遍的一种旅游方式是房车旅游。从化能否下定决心做一些类似的带有公益性质的工作?比如在一些公共的地方,建一些房车营地,把水、电接过去,抄表收费。这个工作投资根本不高,并且容易,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做得很好了,而广东还很落后。如果从化能够在这一块上有所突破,很有可能会引爆广东的房车旅游。“从化的资源跟那些国际上出名的旅游度假小镇相比,一点也不差,它缺的只是总体规划和如何去经营好它的策略。”他说。% U- p6 O6 |9 j& L, \
, l+ C! b$ c; I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总规划师陈南江则直指从化温泉要突破目前的竞争格局,转型升级才有出路。“目前旅游业在全面重视和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同时也出现了全面的创新与竞争。这个竞争体现在产品、营销和品牌上。没有好的旅游产品,旅游地就难以发展,旅游市场就难以开发。好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和前提。目前从化的产品有三种类型:温泉、山林和乡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温泉。我们要实现从化老温泉与新温泉的协同发展。应该把老温泉建设成一个疗养型休闲小镇,并针对亚健康人群,引进国际知名机构发展美容美体行业。而新温泉则应建设成一个综合性的旅游养生度假区。”. }8 o F; p& @3 A
( J" Z! G8 g8 w% g; l | 他认为,在把老温泉提升和完善的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文化—“一定要挖掘出从化本土的、历史的文化,才能把小镇做好。”他提议建设温泉小镇,突出“慢生活”的氛围,让大家觉得这是个值得停留、观赏和散心的好地方。因此在空间形态上,一定要严格控制高度,不能有太高的楼,要像小镇,不要像城市。
( c" V* X: t$ M' w d2 H; C9 U
1 c* \9 l# V% @ 而在品牌竞争上,陈南江表示,首先应该给从化的新温泉取一个统一的名称,然后再往打造一个“中国养生特区”或者“中国健康特区”的方向努力。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应引进国际知名的酒店品牌和提升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总而言之,就是“三好”—“把温泉开发好,把社区建设好,把文化融入好。”2 X( h& T8 o$ i& K+ y
$ `7 Q7 ~7 O: ~ U9 J
今年广州已经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从化该如何利用好该项措施?广东决策研究院旅游产业中心主任李铭建认为,从化距离机场很近,具有地利优势,从化应该把自己的温泉资源和区位通过多种渠道,向过境游客宣传推广,告诉他们“如果你有72小时,从化温泉欢迎你。”在此基础上,从化更应该把目光投向商务旅客。广州是一个巨大的世界商务会展基地,《2013中国及亚洲会展行业调查报告》显示,境外客商在中国城市平均活动数量和在该城市的平均支出排名中,广州位居第二,仅次于北京。要让“开会洽谈在广州,休息放松在从化”的概念深入人心。
; T9 B5 J" L+ \, R+ @ N( f; N6 |) Y! e
南方日报记者 向杰
6 H2 c; [6 r% ~6 L6 g9 r) \
5 d w, {$ u" X7 H4 @ 实习生 严春灏 陈瑜
$ V. _7 y. m; `1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