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家园
群组
手机版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01
休闲灌水
02
开心乐园
03
贴图专区
04
音乐视听
05
饮食男女
06
摄影天堂
07
健康生活
08
旅游休闲
09
体育健身
10
拉风汽车
11
情感沙龙
12
心情日记
13
女人世界
14
婆媳关系
15
时尚节拍
16
我爱我家
17
亲子乐园
18
房产楼市
19
职场交流
20
投资理财
21
吃喝玩乐
22
休闲娱乐
23
家庭情感
24
都市生活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从化论坛
›
运动一族
›
从化羽毛球俱乐部
›
帖子
2024年10月15日从化旺城球馆开业啦!
《2023年度从化羽毛球俱乐部双打公开赛》获奖名单!
2023年度从化羽毛球俱乐部双打公开赛赛程表!
2023年度从化羽毛球俱乐部双打公开赛
2023年 11月29日(星期三晚)从化羽毛球俱乐部活动通知
2023年 11月24日(星期五晚)从化羽毛球俱乐部活动通知
2024年10月15日从化
腾讯云
ES版本FYSH
《2023年度从化羽毛
2023年从化市长杯羽
禾/匠/使/用/说/明
返回列表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false
混双进攻时的封网策略
[复制链接]
心自飘零
心自飘零
当前离线
积分
0
IP卡
狗仔卡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4-15 07: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
回复
关注微信公众号《神采飞扬网》,即可获取最新回复通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心自飘零
心自飘零
当前离线
积分
0
IP卡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2-4-15 07: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进阶] 业余混双的防守策略
读了一篇帖子 关于混双的防守 个人见解如下
业余混双的基本打法:
既然是业余,就不要追求专业的打法!见过太多的业余选手去追求专业的打法,别以为专业数年数十年的专项力量素质练习是玩的!
基本所有的业余女选手,能力与男选手的差距都非常巨大,弱是半场攻防的话女选手基本都无法抵御!那么在混双里就不要去出现平行站位的情况!
一般我会采用1比3 即女选手只负责一点,以斜线为主,并注意抓住对方男选手的习惯网前球路!其他位置靠男选手补足!
男选手要跟住女选手,用俗语说要跟住女子屁股走!女队员能挡则档,稍微困难就吧球放过去!
不打腰!这点恐怕很多人难以理解。混双男子处理球路,推到底是最有威胁的!半腰,如果对手移动够快,己方斜线就是巨大漏洞。别忘了,混双不是男双,出现平抽挡是没有人可以和你
快速分边的,即使女搭档可以分边也很难应付对方男选手的快速平抽!
不起球!很难,要看技术和速度!及处理球的球路!我曾与专业退役暴力男对过三局,整场一共双方加一起只有四次直接进攻机会!各占两次,全部一拍杀死!球还都是女队员起来的!
女队员要跟住球 主动跟直线 被动跟斜线 千万不要站在T位置上 往那一站 基本男选手的斜线球路就出不去了!
业余混双的防守
不主张平行站位,业余女子是无法应付男队员的大力进攻的!一旦被追住基本没有活路!
一旦出现需要防守,女队员网前一边站到发球线稍后的位置,球拍举到比网略低半蹲等待。等什么?等球直接杀到拍上弹会网前,很多混双女子喜欢用抽的方式去防守 基本都是把球打飞!
男队员用单打防守站位 注意力集中去女队员身后 至于吧球处理去哪里就看水平了 弹起也好 对角最佳 个人能力决定
想起这么多就说这么多 个人经验 随便聊聊 羽毛球千变万化 才是乐趣啊
以上转自:
http://bbs.badmintoncn.com/thread-193752-1-1.html
关注微信公众号《神采飞扬网》,即可获取最新回复通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心自飘零
心自飘零
当前离线
积分
0
IP卡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2-4-15 07: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1.5.9 双打网前及腰部控制与创造进攻机会
作者:DASHA
腰部是指场地两边的中间部位,按对方前后站位而言,这个点也可以称作结合
部了。
1. 被动情况下控制
在对手后场进攻和网前抢网很凶的情况下,除了挡放网前球以外,可以利用平
底球对腰部两个点进行控制,处理的合理的话,可以限制对方后场的连续进攻,二
是迫使对方前场球员改变击球角度,使其除了偶尔能勉强拦挡外无法发力下压;接
对方杀球时,将球挡到腰部要比挡到网前容易,不易失误且球速相对网前球快些。
2. 主动情况下控制
在没有好的进攻机会时,利用直线或斜线的劈吊放网结合劈杀点杀,对对方的
网前和腰部进行控制,为自己一方创造封网或后场的进攻机会。当然,在控制中前
场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对手站位靠前或后退还原不到位时,突然利用平高球突击对
方后场头顶也是手段之一。
现在的双打技术中,通过中前场小范围的低球多点来丰富控制打法。从发接发
开始,尽量通过对网前和腰部的控制和反控制来限制对手的进攻,哪一方的控制能
力强,机会就多。除了极为被动的情况下,才会利用高远球来调整的,但要知道,
对方即使不进攻,上手处理出来的球速要比下手出球快得多,威胁同样很大。所以
双打中对网前和腰部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1.5.10 混双男选手应注意哪些问题
闹闹:
混双与打男双时有什么不同?比如我常常提醒我的男同伴处理网前球时不要轻
易回放网前,那样我会被逼在后场,换不了位,等等。都是凭经验说的,因为很少
看到专门谈混双的权威理论,特来贵宝地请教!
玄铁:
混双中男前女后是比较不利的站位,但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让男选手不要轻易
回网前球?其实只要回球是向下的,就可以逼对手挑球,这正是你们交换位置的良
机。要强调的是,当女子在后场的时候,要交换位置主要不是取决于前场的男运动
员的;
在后场的女运动员即使扣杀力量不强也不要轻易回高球。留意过葛菲的处理方
法吗?她的扣杀不是很强,每当她在后场的时候,更多使用的是隐蔽的点杀和劈吊,
只让球向下回过网并迫使对手继续挑球就行了,当对手挑球稍微迟疑或角度不够的
时候,在前场的顾俊或刘永就会马上后撤,而葛菲也会随即上网,让攻击力更强的
同伴去接那个球。
业余的女运动员很少进攻好的,一个表现在击球没力,一个表现在动作中容易
暴露进攻意图,经验好的对手会随时趋前封网,特别是女子在后场扣杀的时候,对
手基本都是前压的,随时要回个凶狠的抽球过去,这让前场的运动员无所适从。即
使前场的运动员加快封网速度,多用推压,对手只要没有被封死,那他们的回球通
常都是飞得很快的,在后场的女运动员就比较难控制了。如果放慢一点进攻的节奏
(例如前场的男子多放网,保持球过网是向下就行了),只要保持让对手挑球,那你
们的前后交换才有机会啊。
混双中的男运动员的全面素质要求比较高,主要是后场两边的移动能力要强,
反手控制球的能力要强。还要有大局观,不要打些让同伴难处理的球,例如平抽。
闹闹:
玄铁你是说,男选手放完网前就立即后撤,女选手跟进,如果对方再回网前改
由女选手处理吗?这种换位要求双方步伐必须很快,而且一般放完网前都习惯守在
网前,以防对方回小球呀。没试过,想象起来觉得有点别扭,但也许是最合理的?
谢谢。
玄铁:
我的说法不要机械的理解,你只需抓住一点:对方挑球角度欠佳(或质量不高的上手高球)时就是换位的良机。记住是挑球(或质量不高的上手高球)!只要能逼
迫对手回这样的球,那放网、推球、扑球、勾对角都可以用。
还有一点,不要忘了能否换位主要还是取决于后场的运动员。推扑球有时是比
放网好,只是对手回球的速度通常也会加快!这对后场的女子运动员容易造成压力;
而放网球只要是向下过去的,对手的回球也快不起来。
1.5.11 混双女选手应着重提高哪些能力
闹闹:
最近苦练了一段网前搓放小球,有了一定进步,可是发现比赛时我在网前的威
胁力反而降低了,特此请教。是否还是应该注重推扑的技术,多在对抗中大胆应用
才好?
大傻:
由于混双中女性相对要弱一些,是对方进攻的主要目标,在进攻时,一般女选
手多在前场,担当封网或控网的任务。所以,女选手要防守好,网前反应快,封控
网的能力要强,一般只要封控网的能力强,自己一方下压进攻的机会就多,被动防
守自然减少,所以在网前胆大,细腻、合理的处理回球,不要轻易起高球给对方男
选手,是整场的关键。
由于男女力量的差异,在防守时,要处乱不惊,利用高质量的挡网变线结合蹦
后场,使对手不能清楚的判断你的回球,学会四两拨千斤是混双中女选手最为有效
的方法。再有,只要网前出现机会,决不能手软,要坚决下压,下压时要多打斜线
路对手的反手位,注意防第二拍三拍。同样尽量多控制对方的女选手。
以上只是基本思路,在双方控制与反控制的实战中,谁都不会轻易让对手攻起
来的,都是在打控制对方两腰或下手球,借以等待对方挑高球,然后展开进攻。所
以,大部分机会来自网前或中前场,女选手的任务也就十分艰巨!
玄铁:
四两拨千斤的接杀,得势不饶人的封网。封网时慎用搓球,这会影响进攻速度,效果不好还容易给人家反击;网前封网的动作要简洁快捷。
苏子:
女选手网前技术当然是首要的。在前场时要注意时刻举拍,争取在高点封网。
机会好时可及时下压得分,如果比较被动,可以轻碰放网,迫使对方挑球。但万一
被对方压到后场,基本的高远球,吊球和平抽技术就可用来解围。
闹闹:
其实我的具体问题是:是不是网前能推扑的球尽量不要搓放?这样更可以替男
同伴减轻负担?以前搓放球技术差不敢用,只会推扑,现在学会了搓放球总喜欢用,
是不是反而不好(对混双综合来说)?
丽然:
双打技术不同单打,最好少用搓球。只要球过网是往下的,中场或网前都可以,
加快上网的速度,不用顾虑后场太多,给同伴创造进攻机会就行。另外女孩主要提
高的是防守技术。
1.5.12 混双技术释疑
闹闹球:
最近又在跟一个新教练学球,他教的一些站位、步伐移动等技术跟以前的教练
说得不一样,甚至有些纠正我的地方正是我花了精力从以前教练那里学的,而且他
们都是原北京队的!真烦啊,怎么办?
玄铁:
那就拿来这里讨论一下啊。
技术是简单的,人是复杂的,有些东西看起来矛盾,实际上在不同时机上运用,
效果是统一的。
闹闹球:
好,那具体先说两个吧:
1. 混双发球站位:
男的在左场区发球时,女的站在哪里最优?教练A 让我站在发球线中间偏左(注
意!的确是偏左),教练B 让我站在右场区偏前。两种我都试了,感觉跟强手配合,
怎么站都没什么关系,跟弱的男士配合,关系就大了,用教练A 的战法,我可以顾
及对方接发回至前场两边角的球,用B 法,就只能封一个角和一直线。
玄铁:
我的分析如下:
女教练教你的混双站位,是目前国际大赛常见的混双接发站位,如果女子队员
的水平不是太差,可以令其较舒服地顾及网前来球,一般人正手封网会比反手/头顶
封网更快,所以在站位上通常选择中线偏左一点的位置以作弥补;
男教练教导的混双站位可能更合适男女子水平相差悬殊的组合,女子在前场只
封一个位置,让男子队员顾及其它,这等于是将场上的漏洞尽量弥补到最小,那女
子的站位为何不是左前场而偏是右前场呢?这恐怕跟多数人的技术特点有关:正手
区防守因质量不高的回球而遭受的攻击,例如推球,要比防守反手方因质量不高的
回球而遭受的攻击更容易,即便是专业男子高手,也需要考虑这点;同时,业余女
子封正手位置的球也要比封反手位置的球更好掌握一点。
2. 右前场上网交叉步伐
教练A 教我左脚在前交叉,说女孩子比较适合,教练B 则按照教材上的标准,
左脚在后交叉向前。
补充说明:教练A 是MM,教练B 是DD,都是专业队退役的。难道羽毛球的
打法有男子打法和女子打法的区别吗?
玄铁:
国内的专业队员,在单打步法训练上的原则,都是先转身再出脚,所以女教练
教你的上网步法是正确的,关键是你在起动后有没有及时转身面向接球方向。男子
的下肢力量要比女子的强很多,左脚往后的交叉步上网,可以看作是并步上网技术的发展,无需转身,就可迅速移动,但这要有较好的爆发力做保证,同时这也主要
是因为男子比赛中的球速快,双打的速度更快,要把时间分配一部分用于转身,可
能会浪费掉击球的最佳时机,所以双打的步法训练跟单打是不同的,主要就是上网
和侧移时双打主要以并步、腾跳步为主,这对于小区域内的移动这些步法要比交叉
步更快和容易掌握距离;而单打在上网时是以交叉步为主的,如此说来,男教练的
教导也是正确的,只是看你选择使用的时机。
从生理特点来看,女性的髋部比男性大,其实这并不利于快速转身,所以女运
动员在步法训练上会比男子提高得慢,而且在停止系统训练后,最明显退步的也是
移动速度方面。
我认为在双打中,男教练的教导更符合实际一点,而女教练的教导是比较照顾
到你的基本功的提高的。
大傻:
我补充一点儿混双以外的,由于男女选手的特点所至,技术上还是有一定的差
别的,比如一些下手球的处理上,男子一般为了追求动作的隐蔽性,利用手腕发力
很多,所以动作很小。但女子大都需要做引拍才行,动作自然大些..。所以在跟男
女教练学习时,在一些技术动作上自己该学会适当调整。也就是说,男女教练所教
的未必是错,关键是你自己如何理解。
关注微信公众号《神采飞扬网》,即可获取最新回复通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
温馨提醒:关注《神采飞扬网》公众号,就可以及时接收到回复通知啦!24小时客服微信/电话:13068892088
1、注册用户在神采飞扬网(含旗下所有平台)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神采飞扬网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神采飞扬网的所有内容。
3、所有网友请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神采飞扬网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因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神采飞扬网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Copyright © 2025
从化神采飞扬网
(https://www.52fy.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5 技术支持:
克米设计
粤ICP备12003688号
粤公网安备 44011702000004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