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日,武汉亚贸广场B座18楼。七旬的张廷璧正为第二次创业的项目——花栓豆忙碌着。他很少谈带给他荣光的红桃K。- P2 n1 y a9 T& Z# M( g2 v9 q
湖北红桃K集团,最辉煌时年销售收入达16亿元。
" Q. v/ L8 d4 e1 j# |% d- V& [红桃K寓意不俗:血是红色的,桃是“面如桃花,寿比南山”。K则是开门大吉之意。红桃K问世,恰逢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南巡讲话解放了谢圣明、张廷璧的思想。
/ T+ c' q F/ |2 c: t1994年,红桃K年销售收入达1700万。随后销售额一路攀升。1999年起,红桃K开始搞多产业多品牌经营。当年年初,还签下刚晋级甲A的武汉足球队,冠名红桃K队。
: H( z1 v" H9 {6 k4 h但很快,红桃K外部出现强大竞争对手,内部开始出现分裂直至分家。红桃K集团总工程师张廷璧说:“分裂导致了红桃K低迷。”
& M8 J: d; T) a# L! n- y7 k
& Q' [2 [' |+ X3 ?◆启航
2 F' s- U3 h( K" ]* [6 w[/b]
* E: z" u. j( p: A横空出世的红桃K6 S9 Z% A$ f' R8 M' c7 \- E
[/b]" |. C. S& C4 q5 s' h) e3 d9 V! {
1994 年,距邓小平南巡已有2年。谢圣明在苦苦徘徊,那时,他还不是红桃K的掌门人。他1956 年生于湖北松滋,两岁失母。1977 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在大学里谢圣明学的是中文。大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但他没有为一份稳定的工作而陶醉。1988 年,他辞去了大学教师的职位,与黄立平、刘朝胜一起,靠六千块钱办了一家青年心理研究所,然后又办了一份《青年心理咨询》杂志。他任研究所所长兼杂志社主编。两年后,谢圣明手里有了200 万元的资金。0 U" B, f: F" r6 ?+ o
1994的中国,出现了太多的第一!
, u; |4 d, [- w! ^而此时,武汉大学教授张廷璧也在发愁:他发现了一个极好的科研项目——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卟啉铁生产补血剂,但没有资金支持。
$ Q9 B% j) u6 r- R1 k- _最终,谢圣明的眼睛停留在了张廷璧身上。两人一拍即合。谢圣明投入50 万元将张廷璧的科技构想进行试验、研究、开发。这一科研项目开发出来后,即被国家列入火炬计划。
* M3 n6 G4 o( [0 B8 s H- _# n这年6月,湘鄂大片农村,路边小店的墙上、中小学校的墙上、电线杆上,一夜之间都刷上了红桃K生血剂的广告。而红桃K 总部所在地——武汉,通红的招贴广告爬上了汽车、电车。
9 s0 o1 o. w8 g0 C9 h5 c8 j湖北农村市场打开了,湖南农村市场也打开了……仅仅3 年,他们在全国建起了600多个营销子(分)公司、2000多个营销工作站。营销网络已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
5 z" m3 | ~. T, z8 o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红桃K 在市场经济中如鱼得水。此后,红桃K先后注入5000 万元资本,采用兼并、合资、租赁、委托加工等方式直接带动了15个国有企业,盘活省内企业1.7 亿元国有存量资产。4 N7 \4 Z% f$ s4 Y3 ^& r% w
" x0 z/ U; F$ e) U* ~◆创新
: h) b$ S4 t+ e6 M$ r[/b]
& G% X$ s" W/ }8 e; c让科技入股员工的股份增多
( Z' y# @: A3 U[/b]
8 m! L k( t2 z! |9 M- A- J+ m) c1997 年,成为红桃K的发展史的辉煌座标。7月,酷暑中的武汉看到一个火爆的逗号。
2 x" b T8 [' }+ G红桃K 集团夏季全国市场工作会议在武汉剧院开幕。红桃K市场员工3000 多人到会,会议期间,300 多台印有红逗号的大巴浩浩荡荡接送员工。会场表彰员工时,直接发现金每人3 万元。四天会期极尽豪华,预算一再被突破,红桃K 集团此时月度回款已经过了两个亿,纳税过1 亿元。, H3 u* T4 a6 m/ L: V
随后,谢圣明又产生了一个惊人的想法:让科技构想入股。其实在红桃K集团,让科技构想入股已不是新鲜事。当年加盟红桃K 集团的张廷璧教授,如今已成为该集团的大股东,教授中的大老板。# \8 x8 z8 g2 q6 \
1999 年,红桃K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200 多家子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集团公司将占有这些子公司55%的股份,另外45%的股份将无偿送给在子公司工作的骨干员工。2000 年,谢圣明请来3 位院士加盟红桃K,分别领衔开发生物农业、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化妆品等,并任集团下相关公司的董事或董事长,均以科学构想或科技成果入股红桃K。6 f4 Y8 q6 }' @+ W7 t
2001 年,谢圣明花费数百万元,请来全球五大咨询管理公司之一的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借外脑给红桃K度身定做改革方案。这时,谢圣明开始实施酝酿已久的“高层大换血”。当初一起白手起家共同创业的18位副总,他只留任了3 位, 其余15位均下放到“地方”。
0 q4 @/ @6 V# s' V) U4 A4 S
p* D) r. d( H2 l9 C, n: ~◆ 顶峰
6 T$ j# `; g2 J0 l$ @( P[/b]
3 P) r+ E/ [$ b/ f红桃K[/b]造就“张廷璧现象”& K% x5 z+ s! y. U7 P
[/b]* F5 _# s) m/ {4 I& D
红桃K成功了!( C2 q0 Z% Y6 `2 J" w
武汉的一家会计事务所宣称:红桃K 的技术负责人——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廷璧的个人资产达到1.3 个亿。随后陆续有媒体报道称张廷璧是湖北首位拥有亿元资产的科学家。
1 ~# j- Z u& j @ B& U' \1 u张廷璧认为,红桃K的成功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当时适逢邓小平南巡讲话,国家大力鼓励知识分子创业。据了解,当时国家对红桃K最有力的支持就是:一是将这个产品列入国家火炬项目,得到了350万元贷款。武汉市当时的配套资金是750万元。二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创业的氛围更浓了。& h+ F6 b9 r# q8 z* @0 V
6月29日,这位70 岁的退休教授谈及往事时显得十分淡然。递给记者的名片上,张廷璧三个字后面的职务是“红桃K集团总工程师”。
- ^2 G' w2 A4 r v6 m! {1994年,张廷璧刚创办公司时,每天骑自行车去公司的,后来常坐轿车。红桃K集团曾分给张廷璧一套价值400万的别墅,但老两口儿说要不了那么多房子。
/ p+ s. R" {: n3 T( \! o张廷璧说自己有平常心、雄心和一点私心。但他靠科技创业成功的事情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冲击是很大的,不光是冲击了中国在校的学生、在校的老师,而且冲击了我们的出国留学生”
& g1 {2 J; J( x5 g8 {: R张廷璧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事例被称为“张廷璧现象”。据了解,红桃K成功后,海外不少留学生写信回来,表示想回国报效国家,希望将在国外学到的科学技术拿回来转化为生产力。因为“张廷璧的成功之路就是很好的例子”。
5 R0 d/ {4 `+ `( Y5 M
8 N: j, T4 n b% Q) b. R6 @2 L# f◆疑虑
/ v7 t" B! N. S( N[/b]) T* b: o) M2 O/ @4 }
风光不再后还能走多远?' I( v5 a% n+ L0 l
[/b]
0 e( `+ Y& M& ?( n& I近几年,曾经在市场上异常火爆的红桃K,逐渐悄无声息了。知情者透露,创业元老分家让红桃K元气大伤。
( m3 E8 Q2 | i$ M' z& q事实上,自1998年开始,谢圣明就意识到了危机来临,他压缩总部编制,全国各省级公司和重要的二级市场都由总部派去两人组成分公司核心层,一人当老总,一人管财务,严格按红桃K集团制定的一整套管理细则操作。但也就是这一年,红桃K出现产量过剩,销售额缩水近4亿元。红桃K销售额突然下滑,被称为“四大法宝”的广告失灵了。1999年红桃K销售额又下滑2亿元,2000年继续下滑。+ L0 Y6 H; B6 e9 i6 C$ S, {
于是,红桃K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建立了瑞尔康保健品、天姿堂化妆品、丽岛花园、足球俱乐部等多家产业公司等,号称八大旗舰。随后,红桃K又入主东湖高新。然而,多元化很快带来了恶果,除了少数几个产业尚能维持之外,大部分产业都呈现巨亏状态。
F$ R& V k* e+ P9 k张廷璧惋惜地说:“暴富之后,分裂往往是常态了。而分裂又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 f: ^, ?- C$ C' V7 R \' ~8 d近日,记者与红桃K相关负责人联系时,对方发来一份关于红桃K药业基地的介绍,但没有提到红桃K目前的状况。对于处于低谷中的红桃K,张廷璧称“红桃K又开始了二次创业”。# r }7 |6 K" Q2 [& B
或许,谢圣明在确定“没有句号,只有逗号”这句口号时,就想到企业发展会有遇到低谷的那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