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复制链接]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2-26 00: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 t2 y3 o) K9 V  o+ t0 N" B+ u+ f) {$ o+ c. m
为了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特作如下决定。
# t+ M: ?: D( v: c# k$ j% G8 D决定全文( n* f( |* n1 i2 x* C
一、国家保护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和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电子信息。
5 S' [' d5 N( x  T9 l) G, o) U. h: b4 z9 E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 H5 @3 m! E2 n! l9 U' q

( B% X  E+ b* M, _7 J2 v$ A# j二、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3 t% ]: s  s9 z9 I

4 ~$ S7 h! R0 c% W) s8 l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
! M, ^. y8 z( |
( r, j9 Y9 u: h5 g2 ]# \0 r5 ?0 w三、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在业务活动中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 A1 z4 o6 X" h& x5 b+ O/ f1 x' z2 {/ _3 f3 B
四、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在业务活动中收集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 S- G7 d6 F2 o# X* h- Q% W; L& ?
/ t" e9 c( `& B2 s7 v五、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4 C0 u+ C) O; \% s4 |

4 ?! z" T3 u# Y" Y! E六、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用户办理网站接入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应当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 R- {2 U, @( c- H6 M7 C! p2 L
4 P5 r8 P- Y: \
七、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电子信息接收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电子信息接收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或者个人电子邮箱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6 g2 c% \6 R+ x; D5 C+ L+ j5 j
! q! x7 |2 U% ]- a/ h/ k
八、公民发现泄露个人身份、散布个人隐私等侵害其合法权益的网络信息,或者受到商业性电子信息侵扰的,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R$ A1 }2 x; k( v

' ^! k8 H5 {$ h( i  m. M7 O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网络信息违法犯罪行为,有权向有关主管部门举报、控告;接到举报、控告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被侵权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x8 W+ K# c8 \- t7 j) L2 \, r
6 O" P( S' X9 b  |/ q: Y
十、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范、制止和查处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其他网络信息违法犯罪行为。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时,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予以配合,提供技术支持。. U" i7 R& ~0 Q1 `9 d' P2 Z

8 u9 w- f% a+ F+ k) _( X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公民个人电子信息应当予以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1 A& l; C* Z0 u; D8 |9 S: m  H3 m. n# Q; f' _
十一、对有违反本决定行为的,依法给予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或者取消备案、关闭网站、禁止有关责任人员从事网络服务业务等处罚,记入社会信用档案并予以公布;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t" t  F/ Z# I
5 K" s) }8 R4 t. D) L# q
十二、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p  w2 X2 b5 _, Q+ a
9 Z3 z% w) v: \+ R: [% S相关材料4 N( h* J+ J/ `3 Q+ i9 @
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常 务 委 员 会7 s/ l5 a% ]# A9 k4 z" ]
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5 B9 X5 e4 B& H* m4 |

) l, S2 e$ F( [(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u* ^' q+ S' ?- Z% g5 S# Y. j9 K
我国的互联网,在国家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在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使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于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如何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了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特作如下决定:
2 X8 I$ d8 l$ ^, e2 Z, s
! ~) w3 g' P4 ^9 A7 _$ e一、为了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Z2 \- d9 Z* s  p- m5 Z(一)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7 x* q0 i& I/ l; Q% p! R6 O& o
(二)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受损害;
9 j5 n$ D/ N7 L, S# p(三)违反国家规定,擅自中断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服务,造成计算机网络或者通信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A9 S& R+ M: R3 Y3 m% r
二、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5 j$ h( o. l8 \& i4 X9 {) Q, P# Y
(一)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7 c. `8 X7 f8 A6 b$ @0 d(二)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
' u' R2 V9 j6 M* s1 h2 Q(三)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a8 F' Y) K6 g$ h. U
(四)利用互联网组织邪教组织、联络邪教组织成员,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9 H& L; L8 K  s0 p5 F8 a6 |$ b" n
三、为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1 M  r: n' F* j" a
(一)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 J2 \  a) b9 [- C& f3 W: U
(二)利用互联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 M% d1 j# ?6 K2 i; F  v! r(三)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0 X' y% i4 I6 P7 v' D(四)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 U% l( i2 f7 c3 {. J0 G
(五)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
8 K, X% B% p# C7 R8 A- t四、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8 P, ]' |* q# s, R(一)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G/ Q: j) c. Q+ g& Y, k3 n* I. Z
(二)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 }, |# n  }) K4 {& b& F% J(三)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
3 Y1 o& v' y1 H" B五、利用互联网实施本决定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所列行为以外的其他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m1 B5 _+ I7 n  t  M, e六、利用互联网实施违法行为,违反社会治安管理,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违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尚不构成犯罪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 I+ [2 K3 i" [: p4 Z% |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民事侵权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x8 N3 `2 h8 N9 I1 ?& q! X0 T$ T3 W七、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在促进互联网的应用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过程中,重视和支持对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增强网络的安全防护能力。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互联网的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宣传教育,依法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防范和制止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各种违法活动,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从事互联网业务的单位要依法开展活动,发现互联网上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和有害信息时,要采取措施,停止传输有害信息,并及时向有关机关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利用互联网时,都要遵纪守法,抵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和有害信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依法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实施的各种犯罪活动。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保障互联网的运行安全与信息安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 A3 }/ X/ e) {$ l1 n& E9 [$ a
关注微信公众号《神采飞扬网》,即可获取最新回复通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00: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关注微信公众号《神采飞扬网》,即可获取最新回复通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温馨提醒:关注《神采飞扬网》公众号,就可以及时接收到回复通知啦!24小时客服微信/电话:13068892088
1、注册用户在神采飞扬网(含旗下所有平台)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神采飞扬网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神采飞扬网的所有内容。
3、所有网友请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神采飞扬网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因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神采飞扬网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