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钓痴 于 2012-11-30 13:55 编辑
6 i! O: n4 L; T4 s! I6 R# S4 C* h7 i R, ]
转自海峡--qiabeibei , x- C8 G* M \9 `+ p
+ b: M& D. Q+ t. C# C
钓鱼需要悟性,“大师”喜欢误导,光调漂都能有十六七种调法,新人怎么能不晕呢!
7 b) E% [' J2 y# d 大师们常说,选漂调钓要看鱼情,这是对的,但是这个鱼情就打晕了一批新手,谁也不敢说随便一个钓场一看水面就知道鱼情的,除非是神仙,不然不钓一下谁也不知道水底下到底什么情况。 P! G/ s `4 }9 o2 f/ d. c" B
选漂与调钓真有那么神秘么,其实一点也不神秘,跟漂有关的东西,主要就两点,1是钓法,2是钓饵,能说出第三点的,全是抬杠。( c+ y9 D4 l5 p' f+ f
/ @& q3 h& i, G/ S D* C! @
正文之前先说点基础的
/ z2 Z% ^2 V- H8 l+ t3 @3 d: D7 O9 q6 v/ I/ T" f+ P* p5 U, V8 b1 D
1、钓法:钓法就是钓鱼的方法=。=,既然是用漂钓,就是悬坠钓法,悬坠钓无非就是钓底钓浮钓行程,什么钓水皮,钓翻身,什么蚂蚁上树,什么离底截杀,说的玄玄乎乎的,新手听了不蒙才怪。为什么钓底?鲫鱼鲤鱼都是底栖鱼,正常情况下它们都在水底吃饵。为什么钓浮?某些情况下水底的鱼会上浮吃饵,比如气压啦,水温啦,鱼的密度啦等等,当然也有上层鱼类,暂不讨论。为什么钓行程?因为鱼都是在水里游动的,而且鱼不会整天肚皮贴着泥巴游的,一般都是和底有距离的,所以饵入水之后到底之前这一段行程,如果太短了鱼追不上容易形成等口,行程长一些有利于形成接口。
1 h5 }, P& J& b. O. ~" p A8 Q3 W3 ]8 B' b
2、钓饵:钓饵就更简单了,浮漂是个浮力体,它也不关心你的饵是个什么成分,但是无论什么饵就算是在钩上挂一块橡皮泥,都有它的自身密度,饵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称为比重,同等体积的饵,比重越大就越重,听起来好像是废话,但是无论是搓饵还是拉饵,我们都要关心饵的重量,因为饵重和浮漂的调钓是密切相关的。
7 t7 x) v" `2 B. H* p5 z* W
; D: p, k& Z4 c0 _' i7 [3、漂像:浮漂是反映鱼讯的工具,真正做到读懂浮漂百发百中是需要经验的积累的。常见的就是下顿上顶黑漂送漂,钓的多了自然就能分辨正确的讯号。高手钓鱼只看漂都能知道上的是什么鱼,新手感觉很神奇,其实只要了解了鱼的习性这些一点也不神秘。看鱼嘴和体形就能推测出习性,以鲤鲫为例,鲤鱼身宽体胖嘴唇厚,它长成这样不是没道理的,说的形象一点就是鲤鱼在泥巴里拱食,拱来拱去就进化成了厚嘴唇了,又因为鲤鱼底盘比较低,稳定性好,所以一般都是黑漂。鲫鱼就不同了,以鲫鱼的体形嘴型,如果饵在水底,它想吃饵的话就必须头朝下翘着尾巴吃,吃完之后又要抬头保持自己的平衡,所以一般就是顿口之后接着送漂。+ b9 n$ x0 w9 Q2 ^- q$ t! c, m
3 e2 z" a+ e% n# C1 h- X
理解了这些基础的,选漂和调钓就难不倒我们了!
$ f& a4 o K' w6 K y1 I0 n7 J) [; _& V% I% k O2 ~, L' R8 C" I
一、选漂2 `$ P6 [8 `6 `% |7 |+ a/ O, m% w+ f
$ }' G8 Y, F* M; A新手一定不要纠结究竟哪只漂好,只要是个漂,它就能钓鱼,等你熟练掌握1支浮漂的用法,你就知道这支浮漂的优缺点,然后自然就知道什么样的漂适合钓什么样的鱼情了,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漂了,如果连一支漂都玩不明白,那天天发帖问漂也是没用的,一是很难回答这类问题,二是就算回答了也未必能理解得了,与其纠结于漂的好坏,还不如把找底先弄明白了吧,很多人钓不到鱼就怪漂不好,孰不知其实他连底都没找到呢!
& T1 [4 v! l/ O8 z, {: ~2 T0 W' S/ O5 e' e3 s: h: G
漂型我就不分析了,写的多了又弄的新手一头雾水,市面上的浮漂形状各异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有次我在网上看到一款X顿漂,造了个葫芦型而且靠近漂尾处还是个坑,售价都是100块以上销量还不错,我就很纳闷,我估计买这漂的人都喜欢这个坑,个人感觉就是个坑人的漂,虽然我没用过也不好评论,但是如果真那么神奇的话,怎么没见竞技池里清一色的大坑漂?还有一种钓竿不知道大家见过没有,名叫伽马凌大我,超级大山寨竿,集三大神竿于一身啊!售价1000多居然还真的有人买,可想而知渔具市场多么的混乱。。
1 |- ]1 ~) V' r. ?
* _ A5 Y' M/ B% z7 M- V3 C& w一般我们出钓都没有完全陌生的鱼情,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基本鱼情,主要指的是鱼的大小,对象鱼种,完全陌生也没关系,因为肯定是先选线组再选漂,不可能是先选漂再选多粗的线啊多大的钩啊,那么线组都是从小到大这样钓的,因为小钩细线有机会搏大鱼但是大鱼毕竟少如果直接上粗线大钩很可能就一天打蛋钓了个空军,那么如何选漂呢,刚刚提到的2点就用到了,1:钓底就选长身的,稳定性好,长尾的(11-15目),兼顾行程,因为你也不知道鱼在什么位置,2:根据钓饵重选漂号,为什么要根据饵重来确定漂的浮力呢,试想一下,如果钓鲤鱼撮大饵团,但是却用了个小号的漂,那就相当于跑铅了,挂上饵直接沉底,虽然看上去是调4钓2,但是你以为钓的很灵吗,其实子线都不知道弯成什么样子了。所以说,鱼大嘴大饵就大,就得用大漂(没有大漂就减铅皮,调高目钓低目),鱼小嘴小饵就小,就得用小漂。千万不要说钓小鱼钓的快了选个大漂吃铅大快速扎底钓速度那么就选个大漂吧,大也要有个限度,如果2个饵团加起来才能压下这个大漂一点点的目数的话,那鱼肯定拉不动漂,什么动作都没有,只能越钓越慢。
- g: m5 e5 \ }
5 h1 ]$ @+ H2 u' [这里有个问题要说一下,就是鱼吃饵的时候究竟拉动的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和“铅坠锁死灵还是铅坠打开灵?”是同一个问题!!
& `6 L( t' y) l! Z+ W- `
9 N4 |: |- D/ s2 t铅坠打开:鱼吃饵瞬间,铅坠由于惯性保持静止悬浮,鱼拉动的是整个浮漂的浮力。1 y1 p9 Q" E2 R _$ L5 A6 `
k- j' I7 C* v8 c6 u
铅坠锁死:鱼吃饵瞬间,鱼拉动的是铅坠和浮漂的整体,浮漂的部分浮力被铅坠抵消了。
: \, p. W# }5 m8 s
! _# u5 B/ ~: \看到这里大家要说那锁死肯定比打开的要灵了,其实是不对的!因为铅坠锁死的时候,虽然漂的部分浮力被铅坠抵消了,但是鱼吃饵瞬间,拉动铅坠和浮漂这一整体的时候,还要算上铅坠的惯性,而鱼克服这一惯性的力刚好和抵消掉的那部分浮力相同!! B1 _. ]- |1 P5 D+ m2 f! c) G6 F
9 M% n# Y) p% e7 I2 t& ~. D
又说晕了吧,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铅坠锁死和打开是一样灵的,无论锁死还是打开的铅坠,鱼吃饵浮漂该出什么信号就出什么信号!) D! _- x1 s! d: L$ U& o! H; |9 Q
- h9 X- e( e+ F2 S! _二、调钓/ t8 B5 O2 H. j) `
, s5 @3 U( |$ _( n% \6 P( _- a
如果以上都看懂了,那么接下来这个调钓就易如反掌了,首先说说灵与钝,关于这个问题,一百个人有一千个回答,说说我的理解:
8 r. X6 t9 E4 u$ B# Q. S
+ _. ?) {' h$ z+ O$ H对于钓底来说
/ [+ S& c7 z, ]( e2 s1 i R/ J2 i/ f) C+ X9 h$ N/ o
灵就是子线要直,子线越直就越灵,饵动线动漂就动,能不灵么,最灵到什么程度,双饵离底。
2 `$ Z0 N: I' @& n9 j
: F) C, R. y ^' T. N! j钝就是子线压弯,子线越弯就越钝,饵动线动漂没动,能不钝么,最钝到什么程度,铅坠触底或者躺底。
7 ^- {4 A) A2 g( ~9 b" u+ ]) a
. P8 B1 c; U! K# Z( f0 W9 V; b( h而我们实际垂钓一般不会走这2个极端,正常情况下,钓灵了就空竿多,就要往上推浮漂延长水线强压子线让饵触底。钓钝了就跑鱼多,钩子钩不到鱼的上嘴唇,比如钩下面,钩侧面,还有从嘴外面钩进鱼嘴的,就要往下拉漂缩短水线让子线变直。这个推漂拉漂减少空竿跑鱼的过程叫做精确找底。。如果说无论怎么推漂拉漂,都改善不了,不是空竿就是跑鱼,根本上不来鱼,那说明钩子有问题,钩大了鱼小吃不进嘴,空竿空竿,钩小了鱼大钩不住,跑鱼跑鱼。。
1 m2 D5 L& \0 e
+ H- T. o( e' c那么要钓哪一点比较好呢?我追求的是钓上钩饵轻触底这一点,下面我就说下如何调漂来达到上钩饵轻触底这一状态。如果要万分精确的达到这一状态,那么就要测饵重钩重什么的,说起来繁琐听起来难懂,做起来更麻烦,所以就是调个差不多,然后通过上面说的推漂拉漂精确找底。
# u4 S6 B7 X4 `- @% \8 {. n: {3 V7 x2 _8 x1 O: \
首先一点就是调漂一定要半水状态(离底状态)调,无论是无钩调还是带钩调或者是挂饵调,都要半水调漂,离底多少就不要纠结了,只要离底就行,至于调好漂找到底之后多出那部分水线的重量,更不要去纠结了,毕竟还有后面的精确找底。
* Y2 S) ^3 _1 a1 l/ j4 O# } g& W
. }9 {9 O b# n! Z$ `: P* ~ Q1、拉饵轻饵(比重小的饵),空钩半水调3目钓3目,或者空钩半水调4目钓4目,至于是3目好还是4目好,那就要看你的心情了,看几目舒服就钓几目,调目可以根据情况差个23目,比如江河野钓就可以调个平水钓2目3目,调1钓2目3目,全都可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水底下的鱼,只要它想吃东西,它是不会管你浮漂是几目的。。至于能不能把它钓上来,那就要看对于当时的鱼情来说,你钓的是灵了还是钝了。
. T+ [5 |# g# |% M' R% h, J# s* H9 ]# `! J
2、搓饵重饵(比重大的饵),对于比重大的饵,我觉得能尽量做到带饵调漂最好,为什么要挂饵调呢,因为我们也看不出来要用的饵的比重究竟多大,有时候那饵比重大的不行,本来空钩调了5目,但刚挂了一粒饵,漂就整个被拉下水了,这时候你再挂双饵找底,妥了!整个一个跑铅钓,无论你怎么往下拉漂,那子线都直不了(饵横躺在底),就算把漂拉水里了,那也直不了,了解情况还好,减减铅皮改善改善,不了解情况的,钓一天,漂一动都不动。一般来说,商品饵比重做的都挺好的,下落动作都很优美,但是我野钓的,基本都是自制饵,沉的相当快。所以就挂饵调,但是不是挂双饵,而是挂单饵,于是就有,单饵半水调2目,双饵找底钓2目3目。
2 _0 I8 E; m+ C* s# F, j. H. n8 n" T9 V6 Y q
3、无钩调漂法:最近在论坛上又发现了有人提到无钩调漂法,很多人说此法不好不准不科学不实用,其实我觉得无钩调漂法还是有一定利用价值的!在什么情况下适合用这种方法调漂呢,就是挂红虫钓的时候,而且是每钩只挂一条红虫的时候,我就用无钩调漂法来调。。相对第2种情况大比重的饵来说,1条红虫轻又轻,那怎么找底呢,于是我就想到,不如用无钩法调漂,然后用钩子找底,一般就是半水无钩调4目,然后挂钩挂红虫,钓个2、3、4目都可以。
9 q$ Q5 v! v! Z, A, X3 l. |$ `$ Q& r. K; w- q
以上并非3种调漂法,只是一种方法而已,就是根据饵的比重来调,越重的饵越选大漂调的越高,为了钓上饵触底这一状态。而比起调钓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精确的找底,如果出现频繁空竿或者跑鱼的话,还不能正确处理,那就不能怪浮漂了。还有就是很多野钓的钓友想知道怎么避开小杂鱼,我觉得大吃铅直接杀底这种办法是下下策,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减小饵料中的小麦蛋白(拉丝粉)成分和一些油腻的物质。/ |% }& s& `% f( c/ f g
最近看了很多帖子询问调漂的问题,我觉得新手都被误导了,其实大师们也不是有意的只不过说的比较深奥难懂罢了,所以特开一帖写些自己的理解,想到多少写多少罢,具体如何越钓越好还要自己切身体会,熟能生巧。
% i9 I2 v8 q; K. t* y3 c
' q+ d" U0 C( S6 W x, i
* P: `" \0 A/ \8 o- |; U
% E9 _* `+ I/ t S2 i钓鱼不是数学题,钓有法而无定式,胜于应变败于教条,连鱼都找不到,还谈什么竿钩漂线?. E6 Y4 H$ {7 b
0 ]4 _% X1 g1 U+ e6 c( x' `* B有句话说的好,把鱼钓上来你就是高手,钓不上来,鱼就是高手。 : K7 i ]! f& g6 ^! {+ ] ^2 ?7 s ]
) t& p5 A+ B$ f6 ^! T!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