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anjian 发表于 2014-6-9 00:30:14

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

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
马臻
在参加欧美同学会主办的职场讲座中,一位资深HR说:“不要抱怨老板只是给你每个月3000元的工资。你把自己的能力锻炼好,使自己值8000元,再看看老板有没有表示,没有表示就走人。相反,愚蠢的人就执著于和老板讨价还价,或者只是付出3000元的劳动。”
他的话其实说明了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这个“知识点”。所谓外职业生涯,就是你坐在哪里办公,你有什么头衔。比如说,你是“青年千人计划”,是教授,是所谓“课题组长”。而内职业生涯,就是你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和熟练程度,你有什么职场软实力,你对所在单位的熟悉程度,你对这份工作的熟悉程度等等等等。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好的“外职业生涯”,能促进“内职业生涯”,但最关键的是内职业生涯能推动外职业生涯。可悲的是,很多人都过分在意于“外职业生涯”,而忽略了“内职业生涯”。恰巧相反,“内职业生涯”才是最为本质和持久的、起决定性作用的。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中,上校团长韩少功在一次执行任务中,擅作主张救老百姓,被降为排长。但在对日作战中,别人打不赢的,他能打赢。虽然他的头衔还是排长,但却是旅长身边的红人,别人并没有把他仅仅当成是排长。这就说明“内职业生涯”或者说职业技能的重要性。无独有偶,我曾写了篇博文,提到有一天我以前的一位导师让我去拿她翻译的一本书,对我说:“你回来得早些,当时也没有好的职称,但是你赢得了时间。”我一下子明白了。我在博文里写道,那些现在进来的人,哪怕是青年千人计划,一样要搭建实验室,一样要经历招研究生和培养研究生的周期,一样要熟悉这方水土。并不是因为他是青年千人计划就不需要经历这个过程了。而我早就熟悉了这方水土。——这,就是“外职业生涯”和“内职业生涯”的区别。再回到这篇博文的开头。这位HR的话之所以引起了我的共鸣,还在于HR的话,对评职称有启发。很多人都抱怨评职称不公,但有没有想过,职称只是“外职业生涯”,而自己的能力是“内职业生涯”。还是应该一门心思发展自己的“内职业生涯”,通过发展“内职业生涯”来推动“外职业生涯”,无论在这里还是那里工作。
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转载)
出处:互联网发布日期:2010-07-14 [ 我来说两句 ]

核心提示:找到职业锚就是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就是找到职业生涯内在生命力的源泉。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职业生涯成功,希望职业生涯之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当我们在职场跳槽或职场跳高时,都希望获得新的成就。但决定职业生涯成果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呢?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需具备的知识、观念、经验、能力、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内职业生涯如同树根,并不是随时都可以显露出来。只有当我们发表见解、做决定、做工作时才能表现出来。外职业生涯的构成因素通常是由别人认可和给予,也容易被别人否认和收回。在职业生涯初期,外职业生涯因素往往与自己的付出不符。你现在的收入不一定体现了过去几年努力的结果;但你现在的努力程度决定着今后几年的收入。有的人一生疲于追求外职业生涯的成功,但内心极为痛苦。得不到外职业生涯的成果时,他们会抱怨上级、抱怨同事、抱怨父母、抱怨老师。因为他们不了解,外职业生涯发展是以内职业生涯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内职业生涯各项因素的取得,需要别人的帮助,但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努力追求。与外职业生涯的构成因素不同,内职业生涯的各构成因素内容一旦取得,别人便不能收回或剥夺,永远归自己所有和所用。内职业生涯因素匮乏的人,总是担心自己找不到好工作,找到工作后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完成任务后又担心自己不能晋升,担心未来没有保证。企业遇到危机时担心下岗名单中会有自己的名字,担心企业被别人吞并。在企业发展顺利时,对外职业生涯的条件稍不满意就会跳槽。内职业生涯丰富的人,把关注点放在观念、知识更新上,放在经验、能力提升上,他们努力抓住每一次发展机会,并积极主动地为自己创造机会、为别人创造机会。他们不会为了寻找更好的主人和待遇而跳槽,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为了发展而跳高。职业生涯的内在生命力在于我们是否认识到内职业生涯的关键性,是否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心理成熟的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负起完全的责任。内职业生涯的不断发展更利于找到我们职业生涯的最佳贡献区,找到我们人生之舟的抛锚地,扎下“职业锚”。
  找到职业锚的人能够深刻而有逻辑地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一、我到底想干什么?  二、我到底能干什么?  三、我到底为什么干?  找到职业锚就是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就是找到职业生涯内在生命力的源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