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anjian 发表于 2013-6-14 08:22:27

好奇心是如何丧失的

好奇心是如何丧失的
单治超
人天生就有好奇心,因为人有试图认识世界的本能。但这种本能随着年龄的增大,却逐渐弱化。多数人到成年之后,就丧失了探求知识的好奇心。本文试图分析好奇心丧失的几个主要原因:
1 对其它利益的追求,又精力有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对事物重要性的判断。人们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他们对某些利益的追求超过对知识的追求,那么他们就不会把精力用在探索未知世界上面。特别在中国社会条件下,生活压力大,人们往往把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放在第一位,知识相对金钱是次要的。
2 盲目接受他人观点,把不该想当然的认为是想当然的。人们一旦在思想深处接受了某些判断而把这些视为理所当然之后,就缺乏独立思考了。人受特定时间和地域的文化束缚是非常大的。人天性就是喜欢学而不思,喜欢人云亦云,喜欢随大流,喜欢迷信权威,如果周围的人,特别是有一定威望的人都持某种观点,那么自己也就认为这种观点是理所当然正确的。怀疑精神,批判性思维不是人天生具备的思维方式,如果不加以特别训练是不会具备的。
3 自我的满足感。觉得自己懂的知识已经够用了。觉得自己不懂的东西是无关紧要的,对自己的生活不构成什么影响的,会不会都无所谓的。这种对已掌握知识的满足感也会破坏好奇心。
4 受感官的限制。大多数人缺乏对抽象概念和抽象理论的掌握能力。他们只能掌握感官所直接获取的知识,对理性推导出来的知识,对超越直接感官而具有较大时间和空间跨度,需要一定想象力的知识缺乏理解能力,以至于丧失兴趣。

要想成为学术上有成就的人,必须终生保持一颗旺盛的好奇心。因此必须意识到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是不够的,时刻保持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热爱学习,热爱独立思考。关于如何更好的提出新思想,请参考我前文《旧思想与新思想》。

放下 发表于 2013-6-14 09:02:15

没有细心阅读完
......
但如果说我的好奇心没有了
很大的因素是因为我已经对其没有兴趣
也许经历某事让我已经了解了或是彻底失望!

老叶 发表于 2013-6-14 10:12:10

我的看法不一样:

好奇心令人产生一些无方向性的活动,但是效果不一定明显,而一旦通过学习他人的知识,指向性明确且效果显著。两相对比,人,更倾向于学习他人的知识,规避无效果的活动,这样一来,由好奇心引起的活动自然而然地弱化了。

所以,要保持一颗旺盛的好奇心,一定要在最开始的时候,让好奇心得到小小的成果。

从化明辉画廊 发表于 2013-6-14 12:51:13

我没有什么好奇心,不过求知的欲望还是有的,最近就特别想学一些古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奇心是如何丧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