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canjian 发表于 2012-8-27 08:42:17

我竟然对学生说,要学会装

我竟然对学生说,要学会装(王德华)在组会上,老师有一种特权,就是可以胡说。我还有严格的规定,组内的交流是一种“隐私”,是不可以随便扩散外传的。研究生都是成年人,实际上很明白哪些话是可以公开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外说的。人前、人后两张皮,看起来这是多么的虚伪啊。如果你哪一天真的睁开了眼,你真的看到了“真”吗?你所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有多少是“真”?没有了真,还有善,还有美吗?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的确看到了善,看到了美,也许我们是幸运的,也许是看到了被掩藏了“真”后展现出来的善和美。哪些是真,哪些是善,哪些美?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每个人的定义和理解会不一样,感受和认识也不一样,所以如果较真起来,或者真的发现了丑陋和罪恶,那对自己也有点过于残忍了。难得糊涂,是一种生活境界,也是一种快乐的方式。怕是求真不成,糊涂也难,这就是生活的艰难了。按照惯例,组会上对新生讲述研究组的传统和文化,讲述研究组的规矩和要求。在研究组学习生活中的细节,需要规矩去约束。研究生能够对自己负责了,懂得了规矩,懂得了尊重,懂得了责任,懂得了规划,也就长大了。如果一个实验结束后,桌面一片狼藉,而给他人造成麻烦的研究生,指望他能做出大发现、大成果来,那一定是多了一个神话。一个连动物饲养员的劳动和人格都不知道尊重的学生,能指望他将来对不平等的社会环境的改变做出贡献,也是枉然。研究生导师有什么责任?研究生导师主要是学术上的责任。个人的品行和修养,个人的性格和做人的原则,在研究生阶段再去教诲,已经太晚了。研究生阶段是成年人了,做人做事的很多方面,其实早就形成了。这些方面如果“好”,那是父母和幼儿园、中小学老师的功劳;如果“差”或“不足”,也是他们的功劳。每一个人生阶段,有不同的发展和学习的内容,错过了就错过了,遗落了也就遗落了。人长大的过程,成长的过程,是单方向的,单行道,再大的本事、再高的地位,你也买不到返程票。我在组会上对学生说,走向社会,很多方面要学会装。这句话说出口,我自己都吓了一跳,所以特意在这里狡辩一下,以免学生们有更深的误解。社会有社会规则,有社会共识,个人的行为和言行与社会共识相左、与社会规则相悖,如果自己不是改变规则和革新共识的人物,就需要学会装。装的多了、久了,就成习惯了,逐渐就成真的了。很简单的道理,一个出口脏话的人,在私下里是可以展现真性情的,在酒桌上也还将就,但在相对正式的公共场所,就需要遮掩起来,装得绅士一些、淑女一些,或者稳重一些、大众一些。穿比基尼在海滩上、在泳池,没有人大惊小怪,在商场里、大街上、闹市区,赤裸穿行一定会有很高的回头率,尽管北京街道上夏日里的膀爷也不少。坐出租车,有时候司机师傅忍不住把头伸出去,从嘴中“啪”的一声飞出去的那团东西,你真担心会打落在后面骑自行车的人的脸上。看到很时尚的女孩,扒开新买的雪糕,边走边把包装纸随地一扔,你就觉得是一种遗憾。很多时候,很多场合,就需要装。自然,装的内容,装的程度,是与自己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成正比的。有些人,需要装的方面很多,有的人可能压根就不需要装。为什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悟性...很多不同呢。装,不是一种坏习惯。装,也不是限制自己的个性发展。装,更不是要限制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了解规矩,学习规矩,践行规矩,对自己负责,做最好的自己。这样的生活,才能有笑声。要学会装,就要知道哪些方面是需要装的,哪些方面是不可以装的。需要装的,一定要装,不该装的,则必须要真了。在这个社会上,有些时候夹着尾巴做人也是需要的,尤其是得意的时候。雾里看花,难得糊涂,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快乐源自内心 发表于 2012-8-27 09:09:31

真亦假时,假亦真

zhucanjian 发表于 2012-8-27 10:02:26

快乐源自内心 发表于 2012-08-27 09:09: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亦假时,假亦真
感慨中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竟然对学生说,要学会装